春节临近,腊味飘香。
此时虽已过小雪,南方的天气依旧是阳光明媚、清风微凉,正是做腊肠食腊味的好时节。
本期+游君就邀请到广式腊味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池东,带大家一起领略正宗广式腊味的独特魅力。
广式腊味起源于广州,作为一方美食名片,在其制作技艺历经千百年演变史中,还留存着广州千年商都、中西交融古今交汇的历史文化印记。《广州市志》中有记载,唐宋年间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将灌肠类食品带到广州,当地人将其制法与本地腊制肉食工艺相结合增加灌肠工艺内涵。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中,多地饮食得到了交流融合。
进入明清时期,广东肉食商人融入酒酿风味,并经过不断研究创新,在珠三角一带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广式腊味。
到20世纪20年代,腊味商号开始用“广式腊味”的称呼进行宣传,这也意味着广式腊味制作技艺已发展成熟。
池东介绍,正宗而讲究的腊肠做法要从选料开始严格把关,选取新鲜的猪后腿肉和脊膘肉,切成细粒,而腊肉则是选取层次分明的五花肉。
微甜、酒香是广式腊味的标志,原料由盐、糖、酒、酱等按比例进行调制,其中酒选用玫瑰露酒或汾酒,酱油则取上等头抽,进而成就了微醺的酒香味。
广式腊肠还有一特点,不同的肥瘦配比,带来风味口感上的各有千秋,也就是俗称的“全瘦肠、一九肠、二八肠、三七肠、四六肠”。
在池东看来,讲究的粤菜中,不同肥瘦比腊肠,要搭配不同的烹饪方式与食材,比如全瘦肠,肥瘦比为一九、二八的腊肠,推荐蒸、煮、焗、炒;三七腊肠适合煎炒、蒸、焗,四六腊肠适合煎炒、烤。其中以二八肠最甚,是吃货眼中的黄金比例,因为它做煲仔饭堪称绝味。
对于很多人来说,腊味就是年味,每到秋风吹起,直到春节前,家家户户的主妇都要为赶制腊味忙上数个月。
随着技术改良、现代工艺完善,这个曾经的时令美味如今一年四季都能在我们的餐桌上看到。
池东说,古法做法中,影响腊味品质的晾晒、风干制作的关键环节都是“看天吃饭”,如今则不同了,以老字号皇上皇的腊肠制作为例,用太阳能热泵房替代了户外的阳光晾晒,精准控温、控湿,保留肉质原味的同时,风味不变。
不过,虽然技术在变,腊味中蕴含的情感没有变。
正如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所说,“这是盐的味道,风的味道,阳光的味道,也是时间的味道,人情的味道”。
【记者】李劼
【视频剪辑】许蕾
(部分视频、图片素材由皇上皇提供)